过去,“中国的Facebook”光环上市的人人,市值却已从最高时的70亿美金跌到10亿。现在的人人网,能否说是在做垂死挣扎?是什么让人人网不但没成为中国的 Facebook 反而日渐衰落?人人网到底做错了什么?从小编的角度简要说几点:
一、局限性
强关系是人人网建立关系的一个格调,这么做固然是有一定好处的,但是这样做也是存在一定局限性的,很多人之所以会上互联网,无非就是没有人认识我,很多人就随和了一些。如果自己在网上的很多记录被熟人看到,难免有一些尴尬。很多人觉得自己身边的人可以线下搞好关系就行了,没必要在线上成为点赞之交,熟人在线上反而显得有点尴尬。
另一个点就是内容得不到有效的传播,我前面有篇文章也有写到社交的,我也一直强调着一个点,就是兴趣,所有人能够聚集在一起聊的很嗨皮,那就是这个话题是所有人都感兴趣的。而自己周边的同学不一定对这个有兴趣,所以自己所产生的某一篇文章无法得到共鸣,久而久之就会产生挫败感,就没有人使用这个产品啦。
强关系是依赖于现实关系的,如果现实关系崩塌,或者产生重组,那从网络上是很难维系的,很多人会在大学或者高中毕业之后去不同的地方上班或者学习,由于后面接触的人或者事情有所不同,所以关注的点和对这些点所表达的观点也会不同,说直白点,就是很难再聊到一块,这种关系在线下都很难维系,何况是在线上。而相比较因为某个话题而认识的陌生人就比较能够让人接受力,即使是因为什么意见不合,最终还是会因为某一个话题而重新聊到一起。
展开全文
二、消极怠工
首先说一下,人人网被吐槽最多的【过往的今天】,这个功能就是在每个用户的右下角会给你一个地方可以查看过往今天朋友们发的照片。怎么说,出发点是好的,这个可以让你记住曾经的过往,但是当你看到朋友几年前的非主流照片,你会怎么想,嘲笑?还是说别人幼稚?
很明显的,你的第一想法绝对是去翻看自己以往的照片或者是话语有没有类似的,有的话赶紧删掉,其实这还不是最致命的,最致命的是这个功能还可能成为抓小三、抓前任的有效工具,这就有点意思啦。、
其实这个都不是特别重点,毕竟要有一个试错的过程,关键是明明被吐槽到爆的功能还停留在网站上面好久,类似的还有人人小秘书等功能。据网友透露,当时和人人网的产品经理沟通时,问产品都没有迭代没事吗?他给的回答是「反正老板不说就这样用着呗。」这个确实是有一点说不过去的,要知道互联网一直都是处在告诉发展阶段的,如果不快速迭代的话,是很难抓住机遇的。
三、没有跟上时代
移动互联网发展的那几年里面,人人没有做出相关的举措,所以在更便捷的微信和微博快速发展之后,就直接被用户放弃了。其实虽然都属于社交领域,但是人人其实不是没有一点机会,甚至是机会相对较大,只是说一步没跟上,后面是步步跟不上。
相比较而言,豆瓣、糗百、猫扑等,聚集了一群有共同兴趣的人,对用户粘性来说,是相对较强的,当然这些也是有一定弊端的,适应了PC时代,但是移动时代的自媒体又成为了一个新的聚焦点。有点扯远了,总的来说,当时人人没有做出改变确实有一点可惜。
四、没有保留初心
很多人说从“校内”变成“人人”的那一刻起,就已经丢了初心了,市场好像是变得更广阔了,但是丢掉了原本自己的基础人群,特别是后面有人在进入校园之后,都不知道有人人网,其实如果只针对校园的人,成为校园里独特社交方式也未尝不可,但是和社会接轨之后,虽然固有的圈子会被打破,但是学生时代的圈子也是可以的,但是校园的市场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学生的消费水平也是有所提高的。
如果从一开始就一直围绕校园开展服务,或许有一线生机的可能,现在看微信和QQ这两个社交的王者,很多社交现在都在找的突破口都是垂直的社交,说白了,就是针对的是同一人群。无论是喜欢陌生人交友的、还是精英人才交流、还是职场扩充人脉等,都有相对应的产品诞生。
五、产生的内容太水
有网友整理出来互联网的八大水文,而人人网是样样都有:
生活常识化妆技, 十二星座小秘密;不看后悔成功录,论文大全雅思题。恋爱金句传送门,男默女泪蛋疼文;读到哪句心痛了?不顶不是中国人。
虽然这些受众人群比较广,但是对于个体来说价值很低,容易引起用户的兴奋点比过低,这些内容在各个网站上重复度太高,缺乏吸引力。用户喜欢看这些,但不代表一直看这些就能满足用户的需求。就像超市很多商品其实根本没人买但是货架也要必须有陈列一样。
无论是什么类型的网站,内容是不可或缺的,产生有意义的,转发率高的内容,对流量和用户留存是很大帮助的。
其实,最终还是希望人人网这次能够找到真正的主人,最终走向新的辉煌吧!
标签: 人人客户端旧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