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记录安卓版(成长记录 安卓版)

太平洋在线手机版 12 0

  1、台积电连曝7/5/3nm工艺:不想离开台湾

  2、10纳米最新动态:英特尔明年下半登场

  3、曝骁龙845内置X20基带:下行速度高达1.2Gbps

  4、大陆半导体设备投资明年赢台湾

  5、三星逐渐摆脱依赖高通芯片:开始自己生产GPU

  6、传联发科子公司络达拟在大陆IPO

  7、手机、内存、闪存卖得好,三星Q2季度利润要赶超苹果了

  8、夏普宣布起诉海信低价出售夏普电视,索赔1亿美元

  9、日政府作梗找 WD 合作未果,日媒:鸿海不排除提告

  10、台积电7纳米抢回高通订单

  一、台积电连曝7/5/3nm工艺:不想离开台湾

  Intel这批老马走的有些迟缓,台积电和三星电子却在新工艺上大发神威。三星此前已经集中披露了8/7/6/5/4nm的长远规划,台积电也在7/5/3nm上持续投入。

  台积电计划2018年就量产7nm工艺,2019年再投产改进版本,首次使用EUV极紫外光刻技术。——三星也会在7nm上首次应用EUV。

  5nm将在2019年第一季度投入风险性试产,量产时间未定,估计也就在2019年年内。

成长记录安卓版(成长记录 安卓版)-第1张图片-太平洋在线下载

  台积电表示,5nm会在台湾南部科技园(STSP)的工厂里投产,但后续产能扩充仍要视环境评估而定。

  3nm工艺上台积电已经投入了数百名工程师,但产地一直悬而未决。台积电曾经有意将新工厂转移到美国,不过首选还是台湾本土。

  台积电表示,其在台湾北部、中部、南部都有工厂,可以大大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但充裕的供电和供水也是至关重要的。

  二、10纳米最新动态:英特尔明年下半登场

  尽管英特尔(Intel)先前信心表示,英特尔3年前所开发出的14纳米制程与对手群10纳米制程相当,10纳米制程更领先一个世代,在制程竞赛中仍居领先地位,然据英特尔最新蓝图显示,首款10纳米制程Coffee Lake处理器确定会延迟至2018年下半才会现身,对比之下,台积电与三星不仅已进入10纳米制程阶段,前者7纳米将于2018年首季贡献营收,而三星7纳米进度良好,更已结盟IBM研发全球首款5纳米制程芯片, 英特尔多年制程领先优势恐在2018年遭打破。

  过去10年来,英特尔一直依循着摩尔定律前进,大致维持一年改进制程、一年改进处理器微架构的“Tick Tock”策略,但在2013年22纳米制程、Haswell新架构后,2014年原本应是转换至14纳米Broadwell制程世代,但中间突然插入Haswell Referesh更新版,从此制程推进脚步开始放缓,沿用多年的Tick-Tock策略已不适用。

  近年面对台积电、三星加速制程推进,原本市场预期英特尔应会在2017年就会进入10纳米制程,但由英特尔先前说法与近日所释出的平台蓝图来看,英特尔在10纳米制程微缩上遭遇挑战,预计8月下旬提前推出的首波Coffee Lake处理器,仍持续采用14纳米制程,其余Coffee Lake处理器则在2017年底、2018年初面市,虽然英特尔强调Coffee Lake虽持续采用14纳米制程,但制程设计明显强化,效能也较前代有15%提升。

  事实上,14纳米制程已成为英特尔史上最长寿的制程技术,包括2014年Broadwell、2015年Skylake、2016年Kaby Lake,以及8月底陆续登场的Coffee Lake。按英特尔最新规划,14纳米Coffee Lake于2018年初全面放量后,10纳米Cannon Lake处理器将在2018年下半推出。不过PC业者表示,Coffee Lake生命周期太短,届时若PC市况低迷、库存难去化,Cannon Lake接替上阵时程恐落在2018年底,又将影响下世代制程架构时程,如2019年10纳米Ice Lake。

  另锁定低端市场而推出的Apollo Lake处理器,预计2017年第4季将由Gemini Lake接棒上阵,仍采用14纳米制程,规格目前与Apollo Lake相仿。

  英特尔虽然不断强调其14纳米电晶体数量的芯片大小比台积电16纳米小30%以上,效能耗电更好,并与对手群10纳米制程相当,但随着2017年仍停留在14纳米制程阶段,而台积电、三星正加速制程推进,英特尔制程领先优势恐将自2018年起大减,与对手群差距快速拉近。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英特尔延迟10纳米制程推进,台积电、三星10纳米其实也陆续遇到问题,三大半导体大厂进入10纳米等先进制程世代难度不断提升。

  其中台积电目前10纳米制程客户为苹果(Apple)、联发科及海思,但近日市场传出联发科因采用10纳米制程的Helio X30芯片,几乎无手机业者采用,且手上仍有不少库存,因此决定停止台积电10纳米制程投片,台积电10纳米制程也被外界认为是过渡性质相当高,目前聚焦苹果A11处理器,预计产能约35万~40万片,以制程良率约70%以上估算,将可生产约逾9,000万~1亿颗库存量。

  而三星10纳米制程虽有高通(Qualcomm)采用,但因良率不如预期,使得Snapdragon 835迄今缺货仍未完全纾解,14纳米也面临台积电16纳米FinFET制程微缩版12纳米强大挑战,不过,近期结盟IBM研发全球首款5纳米制程芯片,显见制程推进企图心仍相当强劲。

  三、曝骁龙845内置X20基带:下行速度高达1.2Gbps

  6月12日消息,骁龙845将是高通下一代旗舰移动处理器,并且此前还有消息称LG G7将率先搭载该处理器。

  根据在LinkedIn上发现的高通高级工程师的简介,该芯片制造商将在骁龙845芯片中搭载X20基带。该基带支持LTE Cat.18,这意味着它可以支持高达1.2Gbps的下行速度。X20基带基于10nm FinFET工艺制造,由于使用了2x20MHz的载波聚合,上传速度也将高达150Mbps。

  

  高通曾表示,X20基带的设计考虑到了5G,并希望该基带能帮助推动使用5G技术。今年早些时候,有几家制造商收到了X20基带的样品,这意味着明年搭载骁龙845的手机发布时,该基带也将正式被商业化。

  四、大陆半导体设备投资明年赢台湾

  今年大陆预计花费54亿美元购买半导体装备,排名全球第三,2018年半导体装备投资会进一步增长60%到86亿美元,将超过台湾,成世界第二,仅次韩国。

  根据SEMI的数据,全球第1季半导体设备支出金额为131亿美元,韩国以35.3亿美元的金额位居第一,年增110%;台湾投资金额34.8亿美元,年增86%,大陆20.1亿美元,年增25%。

  中国大陆在半导体行业的投资继续大幅增长,去年设备投资才35亿美元,今年将达到54亿美元,明年则达到86亿美元,与三星相差还有点远,但超越了台湾成为第二大半导体装备市场。

  大陆在半导体装备上的投资主要来自华力微电子、SMIC等老牌半导体公司,也有长江存储科技、福建晋华半导体、清华紫光、以色列澳柯玛以及合肥长鑫半导体等新兴公司。

  SEMI预估2017年全球半导体装备投资将达490亿美元,其中晶圆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80亿美元。 到了2018年半导体制造装备投资将增长到540亿美元,基础设施投资将达到100亿美元。

  五、三星逐渐摆脱依赖高通芯片:开始自己生产GPU

  智能手机其实也算是一种微型计算机,只是体积非常小巧,因此它也具备我们在一台传统计算机上看到的所有组成部分。一些必备的组件,包括CPU、运行内存、闪存、操作系统和GPU等等。

  目前,绝大多数智能手机的GPU,都是被内置到了处理器上,包括三星之前也是如此。不过根据最新的消息来看,三星似乎已经打算作出改变了。

  根据来自Phandroid的消息称,目前三星已经独立开发出了自家GPU,并且专为移动设备打造。目前三星在供应链产业上几乎能够做到自给自足,不仅仅是显示屏,包括Exynos处理器、运行内存和闪存等,三星都有制造的能力。而现在三星开始自己研发GPU,也并没有让我们感到意外。

  之前,在去年就有传闻称三星将与NVIDIA和AMD合作,开发自己的移动GPU。而如果这份报告准去的话,就意味着去年的合作现在已经见到了成果。至于三星的GPU何时会被使用到自家智能手机上,更是遥遥无期。

  不过目前关于三星独立研发GPU的消息还没有官方的说法,我们还需要继续耐心等待。

  六、传联发科子公司络达拟在大陆IPO

  据台湾经济日报报道,联发科已顺利公开收购转投资的PA厂络达将于7月纳为子公司。 市场传出,联发科正进行组织重组,拟将旗下物联网部门与络达整并为新公司,并改于大陆登记并推动挂牌上市(IPO)。其中络达的功率放大器(PA)部门有可能出售,潜在买家不少,包括大陆PA芯片厂Vanchip、国民技术都被点名是可能对象。

  虽然现行法令规定陆资不能投资台湾IC设计业,但若联发科将络达新公司登记在中国大陆,届时将可不受政策限制,扩大为新络达引资或出售部门的评估弹性。

  据传已有中国买家询问收购或入资意向。潜在买家不少,包括大陆PA芯片厂Vanchip、国民飞骧都被点名是可能对象。

  据联发科规划,络达未来将纳为100%持股子公司, 不过,联发科当初收购络达就是为了攻物联网市场,在公开收购达标后,就开始整合新络达和IoT部门。

  络达过去几年一度发展亮眼,算是联发科的小金鸡,不过,随市场竞争加剧,且产品未跟上4G脚步,络达去年营运欠佳,虽然营收持稳,毛利率却降至24.5%,最后联发科选择公开收购。

  今年络达在PA市场表现还不错,如果整合了物联网业务的新络达在大陆注册并成功吸引陆资参股,相信对未来的业务扩展有好处。

  目前大陆PA市场Skyworks和Qorvo两家公司明显处于领先地位,本土及台湾PA厂包括络达、锐迪科、Vanchip、国民飞骧、汉天下、慧智微等竞争激烈。其中Vanchip刚刚从新三板退市并完成了新一轮融资,目标也是大陆主板上市IPO。

  七、

  手机、内存、闪存卖得好,三星Q2季度利润要赶超苹果了

  对于苹果公司能不能实现一万亿美元的市值,有分析师不看好,认为苹果除了iPhone别无所有——这话说的没错,苹果营收、盈利的主力就是iPhone手机,但靠着这么一个重量级产品,苹果实现了每年2000多亿每月、每年近400亿美元的净利润,业绩之逆天无人能比。

  苹果单季净利润通常都在100亿美元以上,全球科技公司中能超过苹果的盈利能力的就没有技嘉(中国工行轻松秒杀,但不是科技行业的),不过三星现在有机会创造这个记录了——得益于Galaxy S8、DRAM内存、NAND闪存以及OLED面板的强势,三星Q2季度盈利至少是106亿美元,这个季度超过苹果并非妄想。

  

  4月底三星发布了Q1季度财报,当季营收50.55万亿韩元,同比增加仅1.5%,但是净利润7.68万亿韩元,同比大涨了46%,其中半导体部门贡献了6.31万亿韩元的运营利润,算起来NAND闪存、DRAM内存的利润贡献超过60%。

  在Q1季度基础上,三星电子的几大核心业务Q2季度营收、盈利能力还在继续上涨——首先是移动部门,Q1季度Galaxy S8手机还没上市,当时三星依然没能走出Note 7退市带来的旗舰空缺阴影中,但是Q2季度Galaxy S8/S8+手机在全球重要市场都已经开卖了,中国市场也在上月底正式发售,S8手机的体验可以加小超哥(id:9501417)微信咨询。

  从早前的数据来看,S8/S8+手机发售不到一个月就售出了500万台,出货给渠道商、运营商的数量更是高达1000万台,考虑到三星S8/S8+手机6000+的售价,移动部门今年Q2季度会彻底翻身了。

  在过去三个季度担当营收、盈利主力的是半导体部门,特别是DRAM内存、NAND闪存,这两个芯片一直在涨价,Q1季度内存、闪存分别涨价30%、25%,而三星又是全球最大的内存、闪存供应商,一家就占据了45%、35%的份额,Q2季度中半导体芯片部门的营收、盈利势必还会继续大涨。

  三星的OLED面板部门也要给三星带来大把利润了,今年以来越来越多的安卓机用上了AMOLED面板,而苹果的iPhone 8手机也要上OLED面板,但是全球能大规模量产智能手机OLED面板的就只有三星了,他们一家就占了95%的份额,早前有消息称三星今年会给iPhone 7供应7000-8000万片OLED面板,明年供应的面板数量高达1.8亿块。

  在这几项重要业务的支撑下,三星Q2季度的营收及利润要创造新记录了——此前三星盈利的巅峰是2013年Galaxy S4发布之后的Q3季度,当季利润首次突破10万亿韩元,今年Q1季度三星运营利润达到了9.9万亿韩元,Q2季度突破之前的记录已经是板上钉钉。

  韩国分析师现在对三星Q2季度的财报也纷纷给出了高预测,营收预计在58.2万亿到59.5万亿韩元之间,约合3499-3678亿人民币之间,运营利润超过10万亿韩元已经没悬念,最低的预测是在12万亿韩元,高点预测则在14万亿韩元,约合722到842亿人民币之间,换算成美元也有106-124亿美元之间。

  苹果今年Q1季度运营利润141亿美元,净利润110.3亿美元,三星Q2季度的利润有可能与苹果看齐,运气好的话超过苹果也是有可能的——这在科技公司中可能还是第一次有对手能达到苹果的水平。

  话说回来,三星电子是个庞大的集团,存储、半导体、移动、面板等业务随便拆出一个来也都是一等一的,现在合力才有可能跟苹果看齐,苹果只靠iPhone、iPad等产品就能做到这么强大也真是独一份了。

  八、夏普宣布起诉海信低价出售夏普电视,索赔1亿美元

  日本老牌电子公司、素有液晶显示之父的夏普公司去年3月底正式被台湾鸿海集团收购,郭老板利用夏普财务造假的契机成功砍价25%,最终的收购价只有3888亿日元,比最初预期的花费更少。

  收购完成之后,夏普公司已经被鸿海主导,他们准备在显示领域大干一场,不仅要让夏普扭亏为盈,还要重新打造成一个品牌,所以夏普开始减少对外的LCD面板供应,也跟海外授权的品牌有了冲突,特别是国内的海信公司,早前想提前收回夏普授权被海信拒绝,现在夏普宣布起诉海信,理由是海信卖低价损害了夏普品牌形象,索赔1亿美元。

  

成长记录安卓版(成长记录 安卓版)-第2张图片-太平洋在线下载

  夏普与海信的纠纷得从夏普还是日本人主导时说起,前几年夏普一直在亏损,业务难以为继,因此2014、2-15年间把部分海外地区的品牌运营卖给了其他公司,其中中东欧洲的品牌卖给了土耳其Vestel公司,美洲地区的品牌授权卖给了中国海信公司,本来双方都是合作伙伴,相安无事。

  在鸿海收购夏普之后,郭老板希望把夏普打造成一个高端品牌,希望夏普的TV电视出货量能从600万增加到1000万以上,所以台湾人主导夏普之后就开始限制对外供应面板,不惜跟大客户三星决裂,而且还在谈判收回海外品牌授权,土耳其公司的授权已经收回了,但是海信在美洲地区的授权还在继续,因为海信拒绝提前交回,要求鸿海、夏普按合同办事,双方的合同将持续5年,也就是到2020年。

  鸿海早前宣布停止向海信供应面板,不过海信依然没屈服,现在夏普要走法律手段了——日经新闻报道称夏普上周在美国纽约州联邦法院起诉海信集团,指控海信集团以夏普品牌的名义低价销售电视,这损害了夏普的品牌形象,违反了双方的协议,夏普为此索赔1亿美元。

  九、

  日政府作梗找 WD 合作未果,日媒:鸿海不排除提告

  鸿海携手夏普(Sharp)参与东芝(Toshiba)于 5 月 19 日截止的半导体事业子公司“东芝存储器”(Toshiba Memory Corporation,以下简称 TMC)第二轮招标,夏普社长戴正吴并于日前向日媒表示,若能收购 TMC,希望和东芝合作伙伴,共同经营 NAND 型快闪存储器(Flash Memory)主力据点“四日市工厂”的 Western Digital(WD)合作,而鸿海果然采取行动,已在中国和 WD 干部进行会谈,不过 WD 却以“经济产业省”因素为理由拒绝和鸿海合作,也让鸿海怒了,痛批经济产业省不公平,视情况不排除提告。

  

  每日新闻 10 日报导,鸿海干部 9 日接受专访时透露,鸿海和 WD 干部已于 8 日在中国进行了会谈,就收购 TMC 之后的事业营运合作一事进行了协商,不过双方并未能就合作达成共识。鸿海干部表示,“有来自经济产业省的妨碍行为”。

  上述会谈在中国主要都市进行,鸿海对 WD 要求,希望能在收购 TMC 之后进行合作,不过 WD 向鸿海表明:“和鸿海之间的合作,经济产业省是不乐见的”,也导致双方未能就合作一事达成共识。

  鸿海干部表示,“民间企业之间的交涉,日本政府居然介入到此种程度、实属异常。这是不公平的、视情况将提起诉讼”。不过关于鸿海主张有来自经济产业省的妨碍行为一事,经济产业省干部 9 日表示,“没听说过”。

  报导指出,鸿海向 WD 请求合作,是想要让 WD 撤销“反对 TMC 出售”的意向;另外,WD 会和鸿海进行会谈,应是希望能获得鸿海的援助。

  十、台积电7纳米抢回高通订单

  据外媒报道,高通下一代处理器骁龙845/840重回台积电7纳米生产,以先前三星取得高通10纳米订单一年收入近1兆韩元,此次7纳米金额规模将更胜10纳米,这意味着台积电7纳米首战告捷,痛击三星夺回高通订单。

  韩国每日经济新闻引述未具名人士消息透露个中原因,去年底即已传出高通7纳米将重回台积电风声,主要因高通前款骁龙835采用三星10纳米,三星良率一直未达到理想标准,且效能不如预期,导致前五大手机大厂除了自行研发芯片因素外,对高通新款芯片性能兴趣不大,骁龙835销售未如预期。

  此次,高通骁龙845/840芯片体积较上一代更小,性能较上一代提升25%至30%,三星在7纳米制程技术落后于台积电,台积电于7纳米制程较10纳米制程性能要高约25%,功耗则更低约35%,获得高通青睐,预计明年问世。外媒预估此次高通7纳米芯片订单规模优于去年10纳米,据悉三星去年10纳米订单收入将近1兆韩元。

  张忠谋先前指出,7纳米会是一个非常重要战争,主角会是台积电与三星两家,双方是比时间、比技术也比成本价格竞争力,在考量成本价格之下,还要能兼顾获利数字,种种因素夹杂在内,相信两家公司都会倾全力投入,而目前仍以台积电竞争较具优势。

  据了解,台积电7纳米制程从2017年4月开始试产,目前与台积电合作30家预定客户当中,有一半客户计划以 7 纳米制程打造高性能芯片,包括联发科、华为旗下海思半导体以及英伟达都将采用。台积电7纳米制程已有12个产品设计定案,预计2018年量产,其中高效运算部分,7纳米高速运算产品将于今年6月设计定案。车用部分,7纳米制程预计2018年通过AEC-Q100认证。5纳米制程2019年进入风险性试产,2020年量产。

  然而,相对于台积电与三星两家,英特尔在制程技术上相对保守,其第8代酷睿处理器仍沿用14纳米制程,在先进制程技术激烈竞争中落差2代。

  台积电不仅在 7nm 制程上首战告捷,更宣布在 28nm 和 16nm 持续扩充产能规模,同时推出更具成本优势的 22nm 和12nm,抢攻中端手机、消费性电子、数字电视、车用电子、物联网,以及高端网通等市场商机,怪不得在股东会上,董事长张忠谋表示,去年台积电营运又是创纪录一年,今年看起来也是不错一年。

  日前,台积电共同执行长魏哲家在股东会上透露,台积电今年将28纳米产能再扩增15%,月产量提高至18万片,同时也推出22纳米制程,进一步提升效益。

  2016年台积电28纳米以下制程营收占整体晶圆销售金额的54%,比前年的48%大增6个百分点,也因在各项晶圆制程的技术领先,让公司连续七年在全球晶圆代工市占率持续成长,去年高达56%。魏哲家表示,台积电28纳米技术量产去年已迈入第六年,表现依旧强劲,销售金额持续攀高,将继续推出具差异化和成本效益的解决方案,延续这个重要制程的强势表现。

  至于在 16nm 制程方面,魏哲家指出,台积电除了持续降低 16FFT 技术的缺陷密度,并改进生产周期,还将客户层由移动处理器扩大至手机基带芯片、支持电子竞技市场的绘图处理器、扩增实境和虚拟实境(AR/VR)以及人工智能(AI)等产品,同时推出 12nm 制程技术,相较于 16nm 来说,不仅拥有更高的晶体管集成度,而且在性能和功耗方面进一步优化,有较大的升级幅度,有望缓解 10nm工艺带来的订单紧张问题。

  【关于转载】:转载仅限全文转载并完整保留文章标题及内容,不得删改、添加内容绕开原创保护,且文章开头必须注明:转自“摩尔芯闻MooreNews”微信公众号。谢谢合作!

  【关于投稿】:欢迎半导体精英投稿,一经录用将署名刊登,红包重谢!来稿邮件请在标题标明“投稿”,并在稿件中注明姓名、电话、单位和职务。欢迎添加我的个人微信号MooreRen001或发邮件到 jyzhang@moore.ren

标签: 成长记录安卓版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