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团saying:
康德曾说,“永远不要把人当作手段, 人是最终的目的,而人的发展和幸福必须归结于社会关系的和谐、道德精神的高尚、内心的祥和宁静……”在《大学》中,“明德”、“知止”、“修身”等理念深刻揭示了中国传统儒家学说中关于人我关系的人生智慧,对中国后世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因此有了“为善最乐”、“博施济众”、“君子有成人之美”等广为流传的格言。
下周六,武汉大学国学院院长郭齐勇、复旦大学复旦学院院长吴晓明与华东师大哲学系教授郁振华将齐聚文汇讲堂“优秀传统文化接着讲”第二讲《“修己安人”在当下社会的创造性转化》,阐释传统文化如何转化为当下的社会公德。
45、55、65后三代哲人,
中西马三个视域,
一位获“世界儒学研究杰出人物奖”,
两位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主讲、对话、点评,同台激荡,
寻找中华传统文化对当下社风、民风的可鉴资源……
精彩抢先看
1、《大学》中修身为本为何是现代法治的伦理共识?
2、蔡元培提倡的孝系美德如何能转化为当下的社会公德?
3、五伦之外与陌生人的关系可否发展为推动社会良风的第六伦?
详情
文汇讲堂“优秀传统文化接着讲”第二讲
《“修己安人” 在当下社会的
创造性转化》
时间:2017年10月21日周六下午2点-5点
地点:威海路755号上海报业大厦二楼报告厅
主讲嘉宾:郭齐勇(武汉大学国学院院长)
对话嘉宾:吴晓明(复旦大学复旦学院院长)
点评嘉宾:郁振华(华东师大哲学系教授)
主办单位:复旦大学、文汇报社
承办单位:文汇讲堂工作室、复旦大学上海儒学院
报名方式:
10月10日至20日,到文汇讲堂官网http://www.whb.cn/zhuzhan/jiangtang/,点击“我要参加”即可报名,未注册者需先注册后再填写报名表。讲座凭票入场,请详细填写地址。(网络实名制报名,额满为止)
手机端报名:
方法二:关注文汇讲堂官方微信,进入首页,下方有在线报名。
温馨提醒:
1.讲座凭票入场,请务必将地址填写清晰。若报名后有事不能到现场参与讲座,请至少提前2天发送请假信息至文汇讲堂邮箱whjt@whb.cn,谢谢配合。
2.欢迎大家关注文汇讲堂微信:“文汇讲堂”,可以及时获得更多文汇讲堂讲座相关信息。嘉宾演讲内容经编辑后将在文汇报上整版刊登,音频将上传文汇微电台-文汇讲堂频道(任何PC端和手机客户端都可下载“喜马拉雅•听”音频软件,搜索文汇讲堂2017)。
3.参加全5次“接着讲”系列讲座,将获得“惊喜奖”一份!敬请期待(积极互动者优先)
嘉 宾 简 介
郭齐勇,1947年生,湖北武汉人,哲学博士,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及国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学院院长。1993年始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2006年获评国家级教学名师,2017年获评世界儒学研究杰出人物。曾任国际中国哲学会(ISCP)会长与副执行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哲学学科评议组成员、教育部高等学校哲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现仍兼任国家社科基金评委,中国哲学史学会副会长,中华孔子学会副会长。
主要从事中国哲学与文化的教学与研究工作。曾到哈佛大学、东京大学、慕尼黑大学、俄罗斯科学院、首尔大学、台湾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校讲学。著有《中国哲学史》《中国儒学之精神》《中国哲学智慧的探索》《中华人文精神的重建》《儒学与现代化的新探讨》《现当代新儒学思潮研究》《熊十力哲学研究》《熊十力传论》《守先待后》《文化学概论》等。
吴晓明 ,1957年出生于上海,哲学博士,复旦大学复旦学院院长、哲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1977年考入复旦大学哲学系,于1982年、1984年获哲学学士、硕士学位,毕业后留校任教。此后又在职攻读博士,于1994年取得哲学博士学位。先后作为访问学者赴英国利兹大学、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进修访问。1999年获选教育部“跨世纪人才”,2002年获教育部“高校优秀青年教师奖”,2007年获选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现任国务院学科评议组(哲学)成员、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哲学)副主任委员、全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副会长、上海市社联副主席、上海市哲学学会会长。
主要研究领域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史、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存在论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当代西方哲学的比较研究。著有《思入时代的深处》《形而上学的没落》《马克思早期思想的逻辑发展》《科学与社会》《历史唯物主义的主体概念》等。
郁振华,1966年生,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998年获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2006年获挪威卑尔根大学博士学位。曾在美国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纽约大学、法国里昂高师等从事访问研究。兼任第七届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知识论学会副会长、上海中西哲学与文化比较研究会副会长、中法科学与社会联合研究院(Joriss)知识与行动研究室(KAL)中方主任。
主要学术兴趣为认识论、形上学、比较哲学。代表作有《形上智慧如何可能?》《人类知识的默会维度》,与人合译《跨越边界的哲学》(1999)、《西方哲学史》(2004,2016修订版)、《时代之思》(2007)。在《中国社会科学》《哲学研究》、International Philosophical Quarterly、Philosophy Today等刊物上发表中英文论文80多篇。主持过包括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在内的多项课题,科研成果多次获奖。
第1277期
来源 | 文汇讲堂
美编| 猪猪侠 责编 | 徐帅帅 审核 | Cue
标签: 喜马拉雅在电脑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