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你保龄3D安卓版(迷你保龄球 游戏规则)

太平洋在线下载手机版 15 0

人物名片   孙宏艳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少年儿童研究所所长,曾主持“当代少年儿童发展概况”“中国未成年人权益状况”等多项研究,出版《儿童的名字是今天——当代少年儿童发展状况研究报告》《中国未成年人权益状况研究报告》等多份涉未成年人的研究报告。

“为青少年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是时代要求,也是各方责任。南方都市报、南都大数据研究院立足音视频及直播平台,通过系列专家访谈关注未成年人网络保护话题。2019年以来,在中央网信办等部门牵头下,多家短视频、直播平台上线“青少年模式”,模式的功能设计也不断迭代升级。但使用率不高、内容池单调等问题一直饱受诟病。如何完善“青少年模式”,加强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本期专访中,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少年儿童研究所所长孙宏艳提出,打造“青少年模式”专属内容池应多学科协同,同时在功能设计上应充分尊重青少年的意愿,发挥其主体性。此外,她也提出,要不断提升家长的信息安全意识和保护意识。

01

谈平台内容建设

音视频直播平台可考虑接入统一身份认证系统

南都:我们研究“青少年模式”时发现,目前在用户身份识别上,音视频、直播平台更依赖用户主动填写出生年月日等身份信息。对此,您怎么看?

孙宏艳:这是“青少年模式”最核心的问题,也是发展瓶颈。目前,音视频、直播平台的未成年用户识别都建立在“用户主动填写的年龄信息是真实”的基础上,这是不现实的。腾讯、网易旗下的游戏在未成年用户身份识别上,采用了强制实名认证、人脸识别的方式。在用户使用过程中,如果怀疑用户是未成年人,则启用人脸识别。但这也存在个人信息安全风险,同时还出现了盗用、冒用他人的身份信息、买卖身份信息或游戏账号的乱象。

事实上,《未成年人保护法》已经提出要建立统一的未成年人网络游戏电子身份认证系统。建成之后,音视频、直播平台是可以考虑接入的,减少在身份识别上的沉没成本。我很提倡互联网平台实施统一的电子身份认证系统,不满18周岁的用户使用音视频、直播平台将自动识别成未成年人,进入“青少年模式”。期待可以尽快看到系统的建成以及具体实施办法的出台。

南都:目前部分平台的青少年专属内容池质量不尽如人意,您觉得应该如何合理设计?

孙宏艳:准确来说,“青少年模式”应该叫“未成年人模式”。但18岁以下未成年人的差异也很大,小学、初中、高中的未成年人有着不同的兴趣爱好,专属内容池也应该有更明确的分类、分龄设计,满足不同年龄段未成年人的需求。当然,这不只是音视频、直播平台的责任,未成年人专属内容池的建设关键是多学科协同参与,例如邀请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等不同学科领域的专家学者共同研究,让内容更加丰富。

02

迷你保龄3D安卓版(迷你保龄球 游戏规则)-第1张图片-太平洋在线下载

谈“青少年模式”改进

不同平台可个性化 重命名“青少年模式”

迷你保龄3D安卓版(迷你保龄球 游戏规则)-第2张图片-太平洋在线下载

南都:有人指出,现在的“青少年模式”大多从成人的视角出发,被保护对象的意愿表达不够。您怎么看?

孙宏艳:所以“青少年模式”还是要不断完善的。一是前面提到的内容层面的建设。二是当前“青少年模式”在名称设置上也可以有一些改变,比如说“青少年模式”变成未成年人模式,而这个未成年人模式又可以根据不同平台的特色来个性化重命名。我们一直在倡议,国家能不能出台一个统一的标准,规定不管是什么系统,只要与网络相关,都要从保护未成年人的角度出发。就好比高考的3+X模式,在未成年人网络保护上,国家的标准可以是‘1’,基于此,短视频、直播平台再进一步发挥它们的特长,甚至可以换一个更有吸引力的名字,而不是“青少年模式”这样的一个笼统概念。不同类别的互联网平台都有它们的特殊需求,这个可以叫作X。

另外,现在很多平台“青少年模式”的弹窗提示都千篇一律,比如模式要由监护人来设置,在该模式下哪些功能不能使用。这种说法对未成年人缺乏吸引力,甚至会导致他们产生“进入‘青少年模式’是不好的事”的想法。平台可以考虑换一个引导方式,例如改成进入“青少年模式”有什么功能、可以观看哪些内容。

此外,还要发挥未成年人的主体性跟参与性,他们也拥有表达意愿的权利。我建议音视频平台招募一些未成年人,多听听他们的声音。因为即使所有保护措施都是从未成年人角度出发考虑,但实践方式也不一定是他们喜欢的,这样可以更好地完善“青少年模式”。

03

谈家长责任

家长要提升信息安全意识和网络素养

南都:当前,音视频、直播平台涌现大量成年人分享未成年人生活的视频内容,其中不少是借未成年人博关注、吸引流量,应如何看待这种现象?

孙宏艳:家长分享未成年人的生活、学习视频,可能有两种心态:一种是单纯分享孩子的才艺、记录孩子的生活,但自身缺少信息保护、网络安全的意识。《未保法》规定,处理涉及未成年人的事项,要听取未成年人的意见,并且要有利于未成年人。然而,家长们上传视频大多未经过孩子的同意,在网上发布视频对孩子有什么影响、是否有潜在风险,家长也不懂。所以,要提升家长信息安全意识和网络媒介素养,引导他们充分尊重孩子的权利和意愿。

第二种情况是通过上传未成年人视频来吸引流量、达到商业目的。上传这类视频的主体不一定是家长,这是非常恶劣的。对此,要加强对家长的教育和监管,根据严重程度给予不同处罚。另外,《未保法》“网络保护”专章也提到“网络服务提供者发现用户发布、传播含有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内容的信息的,应当立即停止传输相关信息,采取删除、屏蔽、断开链接等处置措施,保存有关记录,并向网信、公安等部门报告”,所以平台也要负起监管的责任。相信未来,《未保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等也会不断增加相关的规定。

南都:近日,《家庭教育促进法》正式通过,将于明年1月起施行。这对未成年人保护有什么指导意义?

孙宏艳:《家庭教育促进法》强调了两个方面,一是直接强调了家庭的责任,家长监管、保护、教育的职责。过去谈到家庭的责任,更多是在一个私领域。现在则变成了公领域的事情,跟国家有密切关系的事情,“这是别人家的事情,我管不着”的说法已经过时了。二来也强调了国家的责任,将家庭教育跟国家密切联系起来,从国家层面对家庭教育问题进行监管。

出品:南都大数据研究院

统筹:王卫国 邹莹

执行:张雨亭 杨小旻

本期采写:南都记者 罗韵

标签: 迷你保龄3D安卓版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